房縣新聞網訊 通訊員 李博、徐江垚 報道:四月春光無限好,又到一年采茶季。眼下,正是“春茶”采摘黃金時期。4月11日早上8點,漫步在窯淮鎮窯場村茶山的游步道上,漫山遍野的茶樹郁郁蔥蔥、縱橫交錯,翠綠的嫩芽矗立枝頭,三五成群的茶農身背茶筐,穿梭在茶樹叢中,嫩芽隨著指尖輕快地落入籃筐,不一會兒,茶筐就裝滿嫩嫩的綠芽,茶農的臉上露出豐收的喜悅。
“我采茶有好幾年了,今年我已經采了十多天茶了,每天大概能摘1.5斤芽茶,賣100多塊錢,如果起得早,手腳放快點,一天能摘2斤芽茶,賣200塊?!闭诓鑸@采茶的村民段德菊笑著說。由于家里有老人和學生需要照顧,無法外出打工,平時一有時間就來茶園采茶、施肥、除草、修剪等活兒,既照顧了家庭又能掙些錢補貼家用。
“段德菊,1.6斤160元;張啟云,1.5斤150元;張艷,1.2斤120元……”下午六時左右,在窯場村弘和茶業有限公司茶葉稱重點,村民正排隊稱重,記賬本上寫滿了采茶工人一天的“成績單”。拿到賣茶的錢后,茶農們一路有說有笑,朝著家的方向走去。
“新采摘的鮮葉要經過晾青、殺青、理條等工序才能成為成品茶,一般每4斤2兩鮮茶能制作1斤成品茶,我的機器一次能做500斤的鮮茶葉,成品茶100多斤,為了保證茶葉質量激發茶農積極性,我按照100元/斤價格收購鮮茶,每天大約有80人把茶葉賣到這里,每人每天平均能掙150元,每天產的成品茶第二天基本上都銷售完了?!备G場村弘和茶業公司總經理昝明滿懷信心的說道。
小茶葉形成大產業,美了環境,富了百姓。近年來,窯淮鎮堅持把茶葉作為群眾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通過“黨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將6000余名群眾固化在茶葉產業鏈上,實現戶均5畝茶,人均增收5000元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