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縣新聞網訊 通訊員 鄭毅 張括 報道:2021年9月,新疆烏魯木齊退休教師王蘭生通過湖北省山路心路志愿服務中心公益組織,遠赴房縣青峰鎮樓房小學支教。短短半年時間,他為該校師生籌得近10萬元善款,用于購置校服、教學設備、體育器材等(詳見3月3日十堰日報5版《拳拳之愛天山來》)。王蘭生的身后,有許許多多新疆教育工作者和愛心人士默默的辛勤付出。今天,記者就帶您去了解背后的故事。
源源不斷的愛心接力
關于樓房小學的情況,王蘭生的朋友們甚至比當地的村民還要清楚。烏魯木齊市第76中學黨總支書記王立虎告訴記者:“樓房小學有84個孩子,其中90%是留守兒童,三至六年級學生全部住校。王蘭生負責三、四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p>
有一次上課,王蘭生發現有個小女孩就扎了一側馬尾,另一側頭發散著,小女孩委屈地說頭繩斷了。于是王蘭生找來皮筋給她綁好頭發。再一看,小女孩身上的衣服也弄得又臟又破了。
從那天起,王蘭生就想給孩子們置辦一身校服?!拔覐氖陆逃ぷ?0多年,身邊有很多熱心的教育人,把這里的情況和他們一說,大家都愿意幫忙!”王蘭生給他在烏魯木齊市教育系統工作的14個老朋友分別打了電話。
退休教師王玉琴快人快語:“王老師,你人都去了,我們出點錢算什么!”于是,這14個朋友又發動了身邊的朋友,一下子就拉起了五六十人的愛心隊伍。王蘭生昔日的學生趙屹,一個人就拉起了一個31人的捐款隊伍,從100元到5000元,一天時間,就籌到了15600元錢。王立虎發動身邊的愛心企業家,一下子就籌集了3萬多元。他們為樓房小學的84名孩子,每人訂購了春夏冬三季校服。
漸漸地,王蘭生在鄂西北深山支教的事情,被越來越多的烏魯木齊教育人知曉,不斷有人加入到他們的愛心助教隊伍里。
烏魯木齊市第113中學老師馬濤在王蘭生的微信朋友圈看到,樓房小學體育器材不足,于是自掏腰包,寄去了籃球、足球、跳繩、乒乓球等體育器材,還不時地給孩子們寄去成箱的葡萄干、核桃。
不到半年的時間,大家先后籌集了近10萬元的善款,為樓房小學更換了教師辦公桌,給學生宿舍安裝了空調、熱水器。最近,大家又張羅著給孩子們送新學期的禮物,捐贈遠程教育設備。
英姿颯爽的少年國旗班
“正步走,1——2——”樓房小學里,有一只英姿颯爽的少年國旗班。王蘭生從3至6年級選出了十名學生,組成少年國旗班,希望通過升國旗、護國旗等儀式對全校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學生有了,沒有像樣的禮服怎么行?王蘭生當即聯系朋友為國旗班的孩子一人捐了一套禮服。頭戴禮帽、身著戎裝、腳踏皮靴,少年國旗班看起來像樣了許多。王蘭生帶著孩子們訓練了幾天,又遇到了新的難題。
“我沒有受過專業的儀仗隊培訓,怎么教給他們標準的軍姿和升旗儀式?”王蘭生思忖良久,終于有了主意。
之前的一次閑聊,王蘭生了解到年輕教師田艷娥的愛人是一名退伍軍人,田艷娥是湖北恩施人,通過公開招聘和王蘭生同一年進入樓房小學,趁著田艷娥的愛人來校探望,王蘭生立刻抓起了“壯丁”。
“擺臂時要有勁道,以弧線由胸口移動到臀部……”有了專業教練的指導,孩子們進步得很快,踢起正步來堅韌挺拔、英姿颯爽,充滿朝氣。
為了避免升學帶來的國旗班人員緊缺,王蘭生還給國旗班準備了“預備軍”。趕上六年級的學生畢業去讀初中,緊缺的人員即可由低年級的孩子經過哥哥姐姐們的培訓后補位,這樣一來,國旗班的隊伍就生生不息了。
帶著同學去支教
今春開學,樓房小學又多了一位從烏魯木齊來的老師。
今年66歲的張雅麗是王蘭生的同學,退休以后一直賦閑在家。去年聽聞王蘭生去了湖北十堰支教,她便一直密切關注著學校的情況。春節期間,王蘭生剛到家,她就像他打聽樓房小學的情況,得知春節前有位實習老師實習期滿離校,師資緊缺,張雅麗當即表示愿意和王蘭生一起去支教。
帶著家人的支持,春節剛過,張雅麗就和王蘭生一起出發來到了樓房小學。退休前,張雅麗是教中學地理的,到了小學,張雅麗承擔起和地理最為相近的科學教學工作,擔任四個年級的科學老師。
“老師,新疆的冬天冷嗎?”“老師,新疆盛產什么?”……面對孩子們的好奇心,張雅麗總會不厭其煩地給他們講解新疆的氣候、風土人情。
早上看日出、白天看藍天、傍晚看夕陽、晚上看星星,在張雅麗的陪伴下,孩子們不僅學到了很多科學知識,更開闊了眼界,懂得了太陽為何東升西落、月亮為何有陰晴圓缺。
“我喜歡王老師和張老師,他們來了以后,我不僅穿上了嶄新的校服,還了解到了很多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新鮮事物,雖然他們不能長久地陪在我們身邊,但是我一定會好好學習,爭取考上一所好的大學,以后能去新疆看望他們?!彼哪昙墝W生劉彬彬說。